守护每一只小龙虾健康成长
记者 谭 欣 通讯员 许晓满
在浩口镇庄场村成方连片的虾稻田里,虾农刘超文正忙着为虾稻田灌注清水。
“文哥——”走到虾稻田边,浩口镇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胡孝龙的呼喊声打破田间宁静。
刘超文闻声,迅速划着小船靠岸,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。
这位有着10年养虾经验的虾农,手机里存着不少农技专家的联系方式。
庄场村全村发展虾稻共作,7000余亩的产业规模,备受水产专家关注。
“这几天,我瞅着虾子老是往外爬,可急坏我了,这是咋回事呀?”刘超文刚碰面就焦急抛出问题。
胡孝龙二话不说,蹲在虾稻田边,仔细观察着虾田动静,手中的网子轻轻一捞,几尾虾苗跃入网中。
他随即比对起来:“昨天下了雨,虾子受刺激有应激反应,加上气温一升高,水里面氧气不足,得赶紧换水。”
寥寥数语,切中要害。听着水产专家的话,刘超文连连点头。
刘超文的这片虾稻田在3月底就完成了虾苗投放,他满心期待着“五一”前后迎来收获季。可随着4月气温逐渐上升,虾稻田还面临着水质变化、水含氧量不足等问题。
“虾稻共作是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希望。这段时间气温多变,是虾稻管理的关键期,我们几乎天天泡在田里,一点都不敢马虎。”胡孝龙说。
他说,养虾容不得半点疏忽,时刻需要操心。像刘超文这样经验丰富的虾农遇到问题都着急,更别说新手了,他们得时刻盯着,帮大家把好技术关,确保每一季都能有个好收成。
虾稻共作是浩口镇推动农业发展、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“引擎”。目前,该镇虾稻共作面积有12万余亩。
连日来,该镇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定期深入田间,从虾苗投放、水质管理到水稻种植,为虾农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。
“专家问题看得准,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好。”现场听了专家的讲解,刘超文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。
来源:潜江日报









